發表時間:2009-12-15 文章來源:
自上世紀80年代起,當地一直有不少人試圖借稀土開采發財致富,但當時的開采方法落后,容易導致水土流失,造成環境破壞。為此,長汀非常重視兩手抓,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嚴格開采。該縣政府根據福建省和龍巖市保護稀土產業條例,制訂了相關管理辦法,嚴禁私自開采稀土和其他礦產。
為加大保護稀土資源的力度,長汀縣政府專門組建了一個綜合執法隊,嚴格巡查,同時實施有獎舉報制度。南山鎮黨委書記張華玉說:“稀土就在地表附層,很容易開采。剛挖出的稀土要堆浸幾天才能分離出來,因此只要有人舉報,就能得到查處。”目前,長汀縣各鄉鎮都建立了嚴格的巡查制度和管理辦法。
福建省政府對稀土礦產高度重視,省國土資源廳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從上世紀到現在只審批了6本稀土開采證。1998年成立的福建省稀土領導小組,發文要求稀土行業的管理要實行統一規劃,統籌安排,防止重復建設,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1998年,龍巖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進一步明確,對稀土不能盲目開采,要科學有效有序管理。多年來,龍巖市十分重視稀土礦的治理和保護工作,采取多項有效措施: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自1998年以來暫停新辦稀土礦山采礦許可證的審批發放,礦山數量得以控制。二是嚴格執行國土資源部和福建省國土資源廳下達的稀土礦年度生產指標,對稀土礦山實行開采總量控制。三是持續開展稀土等特定礦種的專項整治,礦區開發秩序良好。
2007年,當稀土產品價格結束低價徘徊開始回升時,國內一些企業進入福建準備占有資源大舉開采稀土,龍巖市委書記張健冷靜地指出:“稀土產業屬高新科技產業,具有高智力、高投放、高效益、高競爭、高風險的特征。要求相對的技術、資金、智力密集化、管理現代化、市場國際化。發展稀土產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化產業結構為重點,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集約經營。如果沒有好的深加工項目,沒有清晰的發展思路,寧可放著也不要開采。”他要求,在產業開發中要注重深加工產品開發、應用和環境保護同步發展,以創造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保護稀土資源 科學有序利用
福建省經貿委副主任 胡渡南
作為一個戰略性產業和新興產業,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稀土產業。雖然福建省稀土產業開發較晚,但資源保護狀況較好,這為福建省稀土產業高起點、高集中度、高標準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通過對國內外稀土產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及環境進行客觀分析,我們認為,發揮龍巖市擁有的資源和產業優勢,合理有序地發展稀土產業,延伸稀土產業鏈,將龍巖市打造成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稀土加工與應用產業基地,條件已經成熟。
一、合理利用資源。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要遵循“資源整合、統一規劃、重在保護、合理開采、產業引導”的方針,按照“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嚴格控制稀土資源的采掘。要加強稀土行業管理,按照高標準的要求,從建設規模、生產工藝技術、環境保護、人員資源消耗等方面實行準入標準,防止無序開采、低水平建設。
二、切實保護環境。要防止開發過程中造成的生態破壞和水土流失;要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建設污水控制中心,選擇先進的治污設備與工藝,確保達標排放;要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合理規劃稀土產業流程和園區的布局,使資源循環利用、能源梯級利用,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廢棄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三、統一園區規劃。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建設好長汀縣稀土產業園區。高起點做好園區的總體規劃、詳細控制性規劃、修建性規劃,形成完整的產業規劃建設藍圖。
四、延伸產業鏈條。福建要建設高水平的貯氫合金、永磁材料和發光材料三個產業鏈,推動稀土產業向研發、市場、物流、配送、信息、服務業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加快園區建設 讓稀土產業“點石成金”
福建省加快長汀稀土產業園區的建設步伐,以園區為載體帶動產業發展,推動龍巖乃至福建全省稀土產業走向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高端化。
在長汀建設稀土工業園區,是龍巖發展稀土產業的一個重頭戲。2009年7月,龍巖市委書記張健率代表團出訪日本,混合動力汽車方面的專家和企業家對龍巖和廈門鎢業合作開發稀土工業園的招商思路給予強烈關注。
11月18日,在福建省龍巖投資洽談會上,龍巖的稀土產業規劃發展前景格外引人關注。會上,龍巖市市長黃曉炎面對一張地圖,興奮地向與會者介紹剛完成規劃的龍巖稀土工業園的新進展。
10平方公里的高標準工業園將建設在長汀縣,作為以綠色、科技、人文為主色調的福建省(長汀)稀土工業園,力爭在5年內打造成稀土原材料的制造基地、稀土新材料的生產基地、稀土應用產品生產基地、稀土科技研發基地、稀土人才培養基地,建成福建省惟一的專業性稀土產業聚集平臺。
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長汀稀土工業園將合理開發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擴大開放為手段,以應用開發為重點,以綠色環保為前提,著力延伸稀土產業鏈,提高稀土產品附加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把長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離子型稀土生產、研發、應用基地和貿易中心,實現稀土資源高效利用、合理利用和永續利用。
廈門鎢業董事長劉同高說,在長汀建設稀土工業園區,可更好地發揮龍巖乃至全省的稀土資源優勢,符合全省稀土產業發展的要求。在長汀集中進行稀土冶煉,有利于龍巖乃至全省稀土資源的綜合利用,有利于環保治理,有利于稀土開采的控制,有利于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工業園區將重點延伸發展貯氫合金、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催化材料等各種應用產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
福建省和龍巖市高度重視稀土發展規劃工作,不惜重金請全國稀土科研權威部門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對龍巖和福建的稀土發展進行規劃。在9月5日召開的專題論證會上,福建省和龍巖市有關部門請兩位工程院院士及數位專家和省經貿委、發改委、科技廳、國土廳、環保廳等數個廳局負責人參與了研究論證。
張國成院士說,稀土是工業味精,是高端材料的維生素。比如貯氫合金,目前應用最為成功的是稀土鎳氫電池,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電,循環使用壽命長,無污染,使用安全等特點,是新一代車輛的能源材料。農業方面,有一種稀土薄膜,在塑料薄膜表面涂一層稀土材料后,可以過濾紫外線。至于航天航空應用更加廣泛。隨著科技進步,稀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應用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彭桃蘭說,由于我們在資源科學管理方面的優勢,目前在混合動力電池方面已有兩家企業簽約,在磁性材料、航空航天、建筑陶瓷、農林、化工等行業的開發應用方面也有數家企業正在洽談之中。我們的目標是在長汀建成全國性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基地,形成從礦山開采、冶煉加工、科研應用到貿易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同時繼續向下游延伸,發展相關產業。重點打造五條產業鏈,形成五大產業集群。力爭到2010年稀土分離和稀土熒光粉、稀土永磁項目建成投產,產值達20億元以上;2012年產值達30億元,稅收1.5億元以上;2015年產值達50億元以上,拉動產業集群產值達100億元。
扶持龍頭企業 構筑現代稀土產業鏈
福建省明確要求,該省的稀土產業要培植龍頭企業,組建區域性或行業性企業集團,實現集約化規模生產。
2009年,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先后來到龍巖調研稀土工業發展情況,他們對“龍巖市委、市政府將稀土產業納入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全市重點產業規劃,從多方面推動全市稀土產業發展”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對如何科學發展稀土產業,堅持深加工和資源開發并重,做好資源保護、環保和深加工整體規劃等做了重要指示,要求福建省經貿委、發改委、國土廳、環保廳、科技廳等有關部門和龍巖市政府共同做好這一篇文章。
2009年5月13日,福建省經貿委召開專題會議,要求把長汀稀土工業園建成一定規模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依托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稀土應用方面的產業優勢,通過研究開發、招商引資、企業合作等方式,建設長汀稀土產業生產基地。為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意圖,龍巖市政府于2009年8月與廈門鎢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為什么選擇廈門鎢業有限公司?吳振華說,廈門鎢業是我國大型有色金屬企業,是世界最大的鎢冶煉和鎢絲生產企業,技術上與稀土有很多相通或相近之處。更重要的是,廈門鎢業3年前就將稀土產業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在稀土提煉和深加工方面積累了經驗,掌握了先進技術。廈門鎢業在稀土貯氫合金制造方面已經走在行業的前列,其技術裝備和研發水平在國內名列前茅,產銷量占全國近三分之一。這與龍巖市政府從后端深加工切入行業的想法相吻合,雙方都希望發揮后發優勢,高起點規劃產業,高標準建設產業,構筑先進的現代稀土產業鏈。
雖然龍巖市響亮地提出發展稀土工業不足兩年,但在長汀已是熱火朝天。國內有色金屬的巨頭廈門鎢業已經投下5億元,繼建成稀土分離生產線之后,一條高水準的發光材料生產線即將投產,磁性材料生產線擬于明年動工。發光材料和磁性材料生產線投產后,連同已有的稀土貯氫合金,廈鎢分離出來的稀土產品,其85%以上都被深加工后投放市場,廈門鎢業跨出了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邁進的強有力的步伐。
在長汀縣境內的稀土工業園,記者看到金龍稀土有限公司一個采用計算機控制的4000噸分離廠已經建成,運轉正常。一個1000噸發光材料生產車間即將建成,計劃明年一季度試生產。該公司總經理鐘可祥介紹,今年已進行調試的3000噸磁性材料生產線,也計劃于明年動工。
廈門鎢業作為福建省屬國有企業和有色金屬的龍頭企業,在做強做大稀土產業的同時,積極配合政府招商引資,承諾為有意在長汀稀土工業園投資深加工應用產品的企業提供稀土氧化物供應,解除投資者對原料供應的后顧之憂。
龍巖市委書記張健認為,稀土開發眼光要長遠,開發要科學有序,我們努力堅持三條原則,一是要搞集約型的深加工,通過建立園區,吸引先進的稀土加工應用型企業的聚集,把開發、加工、應用、研發都聚集到這里,既延伸產業鏈,培育了高科技產業,又推動深加工。二是產業升級,延伸建設一條精加工產業鏈。三是一定要抓好環保。讓老區的稀土資源造福于勤勞的老區人民。
采訪感言
確保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
稀土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在福建的發展實踐說明,要實現稀土的資源價值,就要抓好深加工應用,有計劃、有節制地開發礦山和分離生產,避免“稀土賣出土價錢”的尷尬局面。
龍巖的經驗告訴我們,稀土管理工作必須加強,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集約經營有利于資源配置和有序利用。稀土發展規劃要有前瞻性,要立足于稀土和新材料等相關產業的應用,立足于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發展稀土產業,要立足于企業、產業和產業鏈的支撐配合,立足于礦區和工業園區的環境保護和資源。
要推動稀土產業快速發展,體制是基礎,機制是重點,領導是關鍵。要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合力。
應當高起點做好稀土產業發展規劃和稀土產業工業園的建設規劃,規劃應當具有功能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特點。
注意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從而構建產業發展平臺,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加快稀土產業的發展,招商引資是關鍵。尤其要防止以占有資源為目的、以礦山開采和分離為利益取向的短期投資行為。
要借鑒先進經驗,樹立大資源、大市場的觀念,協調好產業園區、龍頭企業與資源地的關系。
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原則,推廣先進的環保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保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