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09-12-15 文章來源:
福建省稀土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5萬多噸,遠景儲量達400萬噸,位居全國第三位。主要集中在龍巖市和三明市,其中龍巖市探明儲量4.59萬噸,遠景儲量140萬噸,占全省的35%。福建的稀土屬于重稀土,含有多種元素,龍巖地區已發現的稀土礦山甚至15種稀土元素都含有,因此有著獨特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稀土作為一個戰略性產業和新興產業,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福建省稀土資源豐富,省市領導充分認識到其稀缺性和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政策進行保護。因此產業開發較晚,資源保護狀況較好,這也為福建省稀土產業高起點、高集中度、高標準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可避免小礦山、小分離廠一哄而起造成的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等情況的發生,做到科學合理有序的發展。
隨著稀土產業的發展和科技新技術的應用,我們對科學利用稀土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科學發展稀土產業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通過對國內外稀土產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及環境進行嚴密而客觀的分析比較,我們認為,充分發揮龍巖市擁有的資源和產業優勢,合理有序地發展稀土產業,延伸稀土產業鏈,將龍巖市打造成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稀土加工與應用產業基地,條件已經成熟。
一是合理利用資源。稀土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必須加強資源的勘探、保護與管理控制和保護,以確保國民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要遵循“資源整合、統一規劃、重在保護、合理開采、產業引導”的方針,按照“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嚴格控制稀土資源的采掘,以稀缺的稀土資源作為吸引產業、投資、科技、人才的手段,使稀土產業有序合理地開發。要加強稀土行業管理,按照高標準的要求,從建設規模、生產工藝技術、環境保護、人員資源消耗等方面實行準入標準,防止無序開采、低水平建設。
二是切實保護環境。長汀是汀江流域的源頭,保護好汀江母親河,讓汀州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稀土產業開發建設過程中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要尊重自然,充分利用當地的山、水、湖、田、林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地設計廠區、廠房,盡可能保護好原生的樹種,防止開發過程中造成的生態破壞和水土流失;要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建設污水控制中心,污水處理廠要有足夠的容量,選擇先進的治污設備與工藝,確保達標排放;要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合理規劃稀土產業流程和園區的布局,使資源循環利用、能源梯級利用,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廢棄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塑造稀土產業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相結合的嶄新形象。
三是統一園區規劃。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建設好長汀縣稀土產業園區。要高起點做好園區的總體規劃、詳細控制性規劃、修建性規劃、透視圖、建設模型,加大對規劃和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形成完整的產業規劃建設藍圖,使稀土產業和園區規劃成為引領稀土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和航標。要合理地確定稀土產業園區的空間布置,科學地安排功能,建設起標準化現代化的廠區、廠房、流水線,實行規范化的園區管理,營造出賞心悅目、溫馨舒適的生產、工作、生活環境。
四是延伸產業鏈條。由于福建是發揮后發優勢,站在前人的肩膀,因此要充分認識稀土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充分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建設水平更高的貯氫合金、永磁材料和發光材料三個產業鏈,以稀土礦產采掘、加工、分離為基礎,向稀土金屬及合金、稀土特種合金、稀土永磁材料、永磁電機、稀土貯氫材料、稀土鎳氫電池、稀土發光材料、稀土照明器件、精密儀器方向延伸和拓展;以制造業為載體,推動稀土產業向研發、市場、物流、配送、信息、服務業發展,形成完成的產業鏈。
特別是要培育大型稀土龍頭企業。要積極引進和培育新技術應用方面的大型龍頭企業,指導企業做好發展規劃,幫助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和研究院所,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增強稀土企業的競爭力。
要培養和引進稀土產業的人才隊伍,使福建省和龍巖市稀土產業發展從規劃、設計、建設、投資、科技、工藝等方面有一支成熟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