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09-09-15 文章來源:
我省雖然是礦產資源大省,但由于開發時間較長,目前鐵礦石供應僅能滿足工業需求的60%左右,且保證年限縮短到了10 -15年。煤炭自給能力只有55%左右,可供建井的礦產地和精查儲量極為不足。為此,省政府于2006年出臺《關于加強重點礦種勘查工作的意見》,提出利用5年時間,在全省開展新一輪以鐵、煤等重要礦產資源為重點的地質勘查工作。重點是加大對邯邢、冀東和張承地區已知礦床深部、外圍和遠景區的勘查力度,同時積極尋找新的找礦靶區。開展冀中地區中、深部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的勘查評價,以及張承地區超貧磁鐵礦的地質勘查和經濟技術評價。加強華北地臺北緣中段、太行山段及冀東和冀西北多金屬成礦帶的勘查,同時積極開展國有大中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
隨著勘查工作不斷深入,一批新的勘查成果已經顯現,其中包括65個鐵礦勘查項目、49個煤炭勘查項目,顯示出我省鐵礦、煤炭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前景良好。承德市大廟-黑山一帶低緩磁異常驗證項目是"攻深找盲"項目,目前預計該地區鐵礦石資源量可達6億噸以上,找礦前景非常樂觀。張北縣公會一帶煤及油頁巖礦普查是近年來該區找煤的新發現,大城區煤及煤層氣資源勘查、邢臺市千戶營勘查區煤炭資源預查、邯鄲市峰峰礦區磁西煤炭資源普查等一批正在進行的勘查項目,目前發現的礦床規模都可達到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