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點擊刷新驗證碼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快速搜索
今天是: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技術專題
 今日最新導讀

不銹鋼化驗儀器化驗鈦和鈮在不銹鋼中的作用

發表時間:2009-11-17   文章來源:

-鎳奧氏體不銹鋼在450800℃溫度區加熱,常發生沿晶界的腐蝕破壞,稱為晶間腐蝕。一般認為,晶間腐蝕是碳從飽和的奧氏體以Cr23C6形態析出。造成晶界處奧氏體貧鉻所致。防止晶界貧鉻是防止晶間腐蝕的有效方法。如將各種元素按與碳的親和力大小排列,順序為:TiZrVNbWMoCrMn。鈦和鈮與碳的親和力都比鉻大,把它們加入鋼中后,碳優先與它們結合生成碳化鈦(TiC)和碳化鈮(NbC),這樣就避免了析出碳化鉻而造成晶界貧鉻,從而有效防止晶間腐蝕。

另外,鈦和鈮與氮可結合生成氮化鈦和氮化鈮,鈦與氧可結合生成二氧化鈦,奧氏體中還能溶解一部分鈮(約0.1%)。考慮這些因素,實際生產中為防止晶間腐蝕,鈦和鈮加入量一般按下式計算:

Ti=C×50.8%                              

Nb≥10×C%

含鈦和鈮的鋼固溶處理后得到單相奧氏體組織,這種組織處于不穩定狀態,當溫度升高到450℃以上時,固溶體中的碳逐步以碳化物形態析出,650℃Cr23C6形成溫度,900℃TiC形成溫度,920℃NbC形成溫度。要防止晶間腐蝕就要減少Cr23C6含量,使碳化物全部以TiCNbC形態存在。由于鈦和鈮的碳化物比鉻的碳化物穩定,鋼加熱到700℃以上時,鉻的碳化物就開始向鈦和鈮的碳化物轉化。穩定化處理是將鋼加熱到850930℃之間,保溫1h,此時鉻的碳化物全部分解,形成穩定的TiCNbC,鋼的抗晶間腐蝕性能得到改善。

不銹鋼中加入鈦和鈮,在一定條件下彌散析出Fe2TiFe3Nb2金屬間化合物,鋼的高溫強度有所提高。由于鈮的價格昂貴(是鈦的70倍),廣泛采用的是加鈦不銹鋼。含鈦鋼存在一些缺點,如:TiO2TiN以夾雜物存在,含量高且分布不均,降低鋼的純凈度;鑄錠表面質量差,增加工序修磨量,極易造成大批廢品;成品拋光性能不好,很難得到高精度表面等。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友情鏈接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建設 | 付款方式 | 聯系方式 | 在線留言
地址:遼寧省丹東市興隆街65號 電話:0415-2825729 傳真:0415-2825729
版權所有(C) 2009 中國釹鐵硼網 網站建設:沈陽小壇子網絡營銷推廣
rss
欧美丝袜丝袜综合二区第一页,秘 免费视频网站入口,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久首页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AV一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热久久九九这里有精品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