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0-02-22 文章來源:
凹凸棒石粘土的產業化在我國剛剛起步,應用前景令人心動,但國內大部分凹凸棒石粘土企業因為技術等問題,仍停留在賣原料的初始階段。專家呼吁,我國凹凸棒石粘土企業應盡快走出賣資源的老路,不能再成為下一個稀土。
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一種具有納米通道結構的天然納米結構礦物材料,凹凸棒石粘土由于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積和一定的離子交換性,可用作吸附劑、催化劑載體、抗菌劑載體和活性土等用途。據介紹,幾乎所有需要吸附性能的工業制成品及其加工過程都會用到凹凸棒石粘土,如干燥劑、化妝品、香煙濾嘴、干洗劑、食用油桶等。
凹凸棒石粘土是我國優勢非金屬礦之一,世界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可用儲量為1億多噸,而我國僅江蘇盱眙地區的的凹凸棒石粘土已探明儲量就在6700萬噸以上,占全國的74%和全球的50%,并且礦石品位高。
中國凹凸棒石粘土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凹凸棒石粘土用量180萬噸左右,我國全年消費量約50萬噸,并且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長。而我國目前的凹凸棒石粘土產量僅為30萬噸左右,供小于求,市場前景廣闊。
三方面因素制約發展
凹凸棒石粘土市場前景廣闊,供小于求,相關產品本應價格一路攀升,但目前國內凹凸棒石粘土的價格卻出奇的便宜。
“國內凹凸棒石粘土便宜得太離譜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教授何宏平表示。不少優質礦產資源被無序開發、低價售賣或被國外企業低價買走。在國內最大的兩個凹凸棒石粘土富礦基地——江蘇盱眙和安徽官山,礦山散落于農村,礦石直接從地表挖出來就裝車,幾十元一公斤。在安徽官山,一些小礦主從地表挖出原礦,加工成粉末只能賣到每噸100-200元,加工成活化白土價格為每噸300-400元,經過提純干燥之后也才能賣到1000多元,而成本就已接近千元。
如此賤賣,與凹凸棒石粘土產業鏈下游有關。專家表示,我國凹凸棒石粘土發展目前存在著不少難題。
何宏平表示,與國外相比,目前我國凹凸棒石粘土礦藏資源的開發利用仍處于相對落后狀態,主要表現為技術水平落后、產品檔次低。國內凹凸棒石粘土產品技術含量低、應用領域窄、附加值不高,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相差10-14倍。專利方面,美國在凹凸棒石粘土開發方面的專利達1萬多項,且成果轉化率高;而我國迄今僅有269項相關專利,成果轉化率極低。此外,我國凹凸棒石粘土行業的人才不足。目前在江蘇省盱眙縣從事凹凸棒石粘土專業研究的科技人員僅20多人,其中擁有博士和碩士學歷的共6人,高級工程師8人。而且國內各高校也沒有開設專門的課程,人才培養基本上還是空白。企業之間、科研部門之間缺乏協作與溝通,基礎研究重復嚴重,創新研究嚴重不足。
專家表示,除了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原因外,市場認知度低也是影響凹凸棒石粘土產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凹凸棒石粘土雖然被稱為“千用之土、萬土之王”,應用領域廣,但這只有專業人員才了解,宣傳力度不夠,市場開發程度低。
四項措施應對
為了加大凹凸棒石粘土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的力度,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專家建議應從四方面著手努力。
一是盡快成立全國凹凸棒石粘土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導行業科學發展。何宏平表示,應加強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建立凹凸棒石粘土開發的技術和產品標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并盡快實現產品產業化,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同時組織專家開展凹凸棒石粘土高效綜合開發利用發展戰略研究;加強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政府應加大力度引導和規范礦業市場,推進礦業權的市場化。
二是建立凹凸棒石粘土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專項基金,穩定支持關鍵技術與高附加值新產品的研發,同時整合生產企業,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加強國內外凹凸棒石粘土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活動,促進凹凸棒石粘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凹凸棒石粘土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走科技進步之路。組織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技術開發平臺,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和力量,促進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相關研究機構應廣泛吸納、培養人才,加速技術創新和轉化,形成研究—開發—生產—應用—再研究—再開發—再生產—再應用的良性循環,使我國凹凸棒石粘土產業盡快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四是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入凹凸棒石粘土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何宏平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應嚴格控制采礦企業的數量,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盡快建立專業采礦公司,保證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有效供給。大力引進和培養開放型經濟緊缺人才,“請進來、走出去”并舉,動員、組織并帶領相關企業,廣泛地與科研院所和專家建立聯系進行技術交流,建立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