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儲備利于抑制價格波動 加快運行意義重大
發表時間:2009-06-23 文章來源:
日前,《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布實施,中國將啟動和完善石油、特殊稀缺煤種、鉻、銅等礦產品的國家戰略儲備。筆者認為,這顯示了管理層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而從經濟背景及國際能源價格變動來看,這一舉措意義重大,利國利民。
近年來,國際能源、礦產資源價格波動加大,使得許多中國大型國有企業處于非常被動的波動周期內,比如一些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鋼鐵企業、銅加工企業在價格波動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風險,使得一些企業出現了較大的虧損。同時,各類物價出現非理性的暴漲暴跌,人民生活預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而由于中國在相當多的能源、礦產資源上缺少戰略儲備,在價格大幅度波動過程中無法實施平抑價格的即時政策。
從時機上來看,國際能源、礦產價格處于回落之中。從去年147美元到目前40美元左右,國際油價完成了一次驚人的高臺跳水,從長遠來看,由于石油具有不可再生能源的稀缺性,油價長期向上趨勢已為世所公認。國際能源機構發布的報告就表示,一旦全球經濟復蘇,油價將反彈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并將在2030年超過200美元。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自去年12月19日開始實施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又于今年1月1日推出了燃油稅,這意味著國內外油價接軌時代已然到來。但是國際油價的波動是永無停息的,要應對這種狀況,消除波動可能造成的社會恐慌,就需要國家及時建立石油儲備,這方面美國做得較好。
研究認為,目前或許是中國進行石油儲備的戰略時機,這時我們不僅擁有較多美元計價的外匯,同時能源價格的回落更是降低了儲備成本。
總體來看,筆者認為,國家加快運行戰略礦產儲備制度意義重大。而我們在加快戰略礦產儲備的同時,應該積極依據中國特色和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來做好這一重大建設,在全面提速的基礎上,必須以保證質量為根本前提。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