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7-09-21 文章來源:
對包頭稀土產業而言,過去的五年是充滿發展機遇的五年,也是經歷脫胎換骨式蛻變的五年。從2012年被授予“稀土之都”稱號,到2015年被確定為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包頭稀土產業受重視的程度可謂“前所未有”;從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指出要轉變“挖土賣土”依靠資源發展的傳統模式,到2017年包頭在稀土論壇上宣告:“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正在改變‘挖土賣土’的局面”,包頭稀土產業經受了歷練后的蝶變重生,稀土產業鏈條逐步延伸,產業邁向集群化、高端化。
2016年包頭市稀土產值150億元,占全國稀土行業的20%以上,其中,稀土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產品占到44%。現有106家稀土企業中,稀土新材料、終端應用企業達到85家,已形成集開采、冶煉、研發、深加工及應用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稀土產業體系。 集群效益初步形成 近年來,包頭先后出臺《稀土新材料生產企業扶持政策措施的通知》、《包頭市關于進一步加快稀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政策,提升稀土新材料中高端產業,稀土產業規模壯大,集群效益已經形成。北方稀土的冶煉分離、天驕清美的拋光粉、瑞鑫稀土的金屬產能均在全國排名第一,天和磁材年產量躍居行業前五。改變“挖土賣土”的局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延伸產業鏈,提高原料的就地轉化和附加值。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包頭稀土新材料產業鏈逐步形成,其中包括以天和磁材、韻升強磁為龍頭企業,形成了金屬釹或鐠釹——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電機、垂直軸風電發電機、稀土核磁共振等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鏈;以天驕清美、索爾維為龍頭企業,形成氧化鈰——拋光粉及拋光液——用于CRT、LCD以及光學鏡頭等拋光材料產業鏈;以希捷環保為龍頭企業,形成氧化鑭、鈰——催化材料等催化材料產業鏈;以稀奧科、昊明新電源、長榮電池為龍頭企業,形成氧化鑭——稀土儲氫材料——稀土鎳氫電池——新能源汽車等儲氫材料產業鏈;以宏博特、中科院著色劑項目為引導,形成了氧化鈰——硫化鈰無毒著色劑——應用產品等產業鏈。
此外,包頭市引進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通過與本地企業技術合作、共建研發中心、聯合攻關,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新項目正在開發,稀土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16年稀土產業獲得64項專利,新增8家稀土高新技術企業,包頭稀土研究院熱穩定劑、中科院無人機、環保著色劑、再生永磁、上海交大稀土鈦合金等一批項目實現了產業化。
合力打造產業“高地”
近年來,包頭發展稀土產業有資源、有政策、有條件,稀土企業和稀土項目“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打造形成了產業發展新“高地”。
2015年包頭成為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2015-2016年到位專項資金6億元,支持了71個轉型升級項目,其中包括4個冶煉分離改造項目和67個稀土新材料終端運用項目,地方支持配套資金近16億元,有效推動了稀土產業轉型升級。
為減輕企業運營成本,包頭將終端應用產品生產用電列入優先交易范圍,使交易用戶用電成本降至0.26元/千瓦時,目前有26戶企業進入補貼范圍,預計可節約成本近1億元。
在資金支持方面,包頭設立了4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先后有28家企業獲得了13.16億元支持。同時,全力推動9家稀土企業在深圳新四板掛牌,一家在新三板掛牌。包頭還出臺新材料、綜合運用獎勵辦法,促進稀土功能材料競爭實力和規模的提升,2015-2016年兩年共發放獎勵資金1.2億元。
在配套設施方面,今年稀土高新區建成釹鐵硼電鍍污水處理廠及標準電鍍生產車間,降低磁材企業電鍍成本40%以上,解決了制約產業鏈向下延伸的瓶頸問題。
借勢蓄力沖刺高端
包頭“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期稀土產業發展目標已經明確: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稀土新材料和應用產品產業基地,由資源開發型向高端應用型轉變,建設國家級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實現稀土資源平衡利用和綜合開發,發展稀土應用產業,完善稀土產業集群,推動稀土產業從資源開發型向高端運用型轉變,努力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稀土新材料和應用產品產業的基地。
目前,包頭已經啟動了規劃總面積47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園區的擴建工作,并獲批自治區級園區,正在啟動國家級園區申報工作。與此同時,我市將創建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依托包頭稀土研究院,協同上海交大、北航研究院等單位,以稀土新材料前沿技術、共性關鍵性技術和大規模產業化技術的研發為重點,充分利用創新資源載體完成創新環節活動,打造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包頭市還將利用國家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以及稀土論壇的引領承載作用,不斷擴大包頭市稀土產業的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繼續落實原料供給、稀土新材料獎勵、產業基金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持續穩定推進產業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包頭稀土在全國及國際市場占有率,向中國乃至世界稀土新材料和應用產品產業基地的目標邁進。